鹽水五分車站是光緒年代台灣第一條甘蔗、糖包運送的原料線,在時移事遷下,雖然糖業不像過去興盛,五分車站也隨之停駛,仍保留當初的車站風貌及倉庫舊牆,倉庫內更有渾然天成的樹木共生景觀,感受到大自然強韌的生命力!現在車站已被改造為自行車道,串聯新營、鹽水和後壁三個區域,讓您暢遊鹽水、甚至是暢遊臺南!
鹽水一日遊、尋找小確幸

鹽水最有名的蜂炮與武廟供奉的關公有著密不可分的緣由,相傳在清朝時期,鹽水瘟疫爆發,有許多人因此喪命,民眾祈求武廟關公出巡,關公指示在神轎出巡的路上要一路施放爆竹,果真驅除了瘟疫,民眾為了感念關公神恩,因此每年固定在元宵施放鞭炮,而後發展為盛大的蜂炮慶典,武廟外更立了一尊高大的關公像,從外走進廟宇中,都能感受到鹽水在地對於關公爺的尊敬與信仰,蜂炮每年吸引的幾十萬的國內外遊客,外國人都來過了,您怎麼能錯過~
農業是台灣早期最重要的經濟產業,牛墟就是當時「牛隻交易」的市集,隨著產業變遷,牛墟也跟著沒落,現在全台灣只剩鹽水、善化與北港還有牛墟市集,鹽水牛墟為每個月的為「一、四、七」舉辦,裡頭主要販賣農具、牛具、美食、農產品、衣物等,但有一間百年老店“麻油龍”一定要介紹給您,老闆堅持手作出產高品質的油,只要老闆有空暇的時候就能和他聊天,從老闆熱情的說明著麻油種種的故事,就能感受到他對這家店的感情,來鹽水不只是好吃、好玩,還有真感情!
想知道Q彈的意麵怎麼做的嗎?來福全造麵店就可以看到!店門口放著一台復古的可愛小攤車,裡面放著新鮮的麵條,還沒到中午幾乎都被買光,就可以知道這家店的高人氣!店裡放著大台的製麵機,可以看到店家用心製作的過程,真的讓人好安心~除了意麵外,豆菜麵也是福全的主打商品,店家賣的豆菜麵已經是熟麵,所以買回家只要加個豆芽菜、醬油和蒜頭,簡單又好吃的傳統美食就可以開動囉!
相信大家都喝過冬瓜茶,但一定沒喝過“有大塊果肉”的冬瓜茶,這間在鹽水點心城旁的冬瓜茶是從現任老闆的阿公開始做起,老闆承襲古法耗時8小時以上熬煮,在店面旁邊的小空地細心翻炒冬瓜糖,每一杯的冬瓜茶都會放一塊天然的冬瓜塊,每一口都喝得出清甜自然,絕對值得一喝。
永成戲院的前身是碾米廠,後來經營者將其改建為永成戲院,是鹽水當時最具規模的戲院,後來因時代變遷而結束營運,就在2008年臺南市政府決定重新整修永成戲院,並保留戲院裡的檜木長椅及放映機等文物,不定期撥放電影、舉辦懷舊歌人會,成為當地人與遊客的好去處。
清安意麵就位於銀鋒冰果室的旁邊,老闆和老闆娘帶有一點靦腆,但對於食材的新鮮度與料理的製作卻是無比認真,一點也不馬虎,從準備擺攤的前置作業,就可以看到店家對於環境、攤子乾淨的要求,以及那細心烹煮的老練手法,就能知道為什麼這家店的人潮從不間斷,將意麵吃進嘴裡的那一刻,只能說用心是能感受的到的!美味更是無法言喻!
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,代表台灣過去最繁榮的四大經濟重心,其中月津就是指現在的鹽水,而橋南老街更是萬商雲集的重要街道,雖然現在只剩整排的老街屋,但其懷舊風味不曾流失,老街不僅留存歷史風貌的建築,更因共同生活的居民們充滿濃厚的人情味!走在老街可以看到一位和藹的阿公與他的兒子正在打鐵,正是鹽水有名泉利鐵店,堅持用傳承2百年之久的打鐵技術,製作一把把堅固耐用的刀具,有不少國內甚至外國人都來購買,逛完鐵店再深入老街,會被一間相當顯眼的橋南老街咖啡美食館吸引,復古的店面裝飾,翻閱店家提供的鹽水書籍搭配上濃郁的咖啡,更能細細品味鹽水的文化之美,多愜意的下午時光呀~
隱身在鐘錶行的品腸,用阿公的獨家秘方以及進口的天然豬腸衣,手工灌一條條的香腸,老闆和媽媽每天早起灌香腸,就是希望給客人最新鮮的食材,而老闆娘最大的希望就是把阿公味道的古早味香腸讓更多人品嚐,親自吃過老闆娘煎的香腸,油香且不膩的滋味在嘴裡爆開,咀嚼後又帶有回甘的甜味,讓人難以忘懷,每每去到鹽水總是會想買個幾條帶回家好好享用呢!
A life是由一位超有個人魅力的老闆所經營,而且並非一般提供旅客投宿過夜的民宿,老闆特意將在地資源整合在一起,像是美食、文刊、健康加工品等,希望讓旅客在住宿的同時,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價值,民宿提供的餐飲更是老闆親自到台灣及台南各地尋寶的當季食材,吃的出天然新鮮,而且老闆就是像家人朋友一樣,分享著對健康飲食與生活的正能量,讓客人來了就不想走,反而會待在民宿裡好久好久,想從老闆身上挖掘更多的生活故事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