鹽水 八角樓


大略歷史

建造

八角樓於清道光27年(西元1847年),由著名糖郊「葉連成」商號富商葉開鴻興建,由福州師父歷經十年才完成。原是佔地300多坪的3進大厝,第一進原為俗稱「樓半」的店面建築,即是樓高兩層,但第二層高度並不高的建築形式。第二進為三開間一條龍式的閩南建築,為祭祀祖先的花廳。第三進即是現存的鹽水八角樓

日治時期

日本侵臺初期,日本將領伏見宮貞愛佔據為行館。 第一進,於1935(昭和10)年因鹽水市街計畫而拆除改建水泥樓房。 1941(昭和16)年日本當局將貞愛親王御駕所在指定為史蹟,著手將八角樓營造成伏見宮紀念館。第二進也因興建伏見宮貞愛親王紀念館,而於1942(昭和17)年拆除。 日人侵台50周年(西元1943)時,日政府於此立碑紀念,因此內有「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」碑。

現今
  • 後花園光復後改建成郵局。
  • 在消除殖民色彩的聲浪及鹽水鎮長吳棋耀的命令下,「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」碑文被人用水泥塗蓋,如今石碑上的泥塊剝落,「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」字樣卻完好如初。
  • 民國九十二年(2003年)年5月27日公告為歷史建築。
  • 民國九十八年(2009年)年5月11日公告為古蹟。
  • 該建築曾入選為臺南縣歷史建築十景與臺灣歷史建築百景(第7名)之一。
  • 因921震災受巨創,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爭取行政院文建會經費挹注,2005年底完成整體修復工程。
  • 2017年颱風肆虐,八角樓二樓圍欄與百葉窗受損嚴重,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於2018年完成二樓整體修復。

建築特色

葉家介紹

八角樓為葉家大厝,由祖籍福建省泉州府的葉開鴻及其四個兒子-葉瑞西、葉百畝、葉春庭、葉澄波共同主持營建而成。葉家四兄弟協力經營專事糖業生意的「葉連成」商號。廣闊的嘉南平原遍地蔗園,葉家極盛時期所屬的「黑糖舖」更是分布各地,一系列產銷過程,如採收、製糖,再將製成品運銷中國,皆由葉氏家族共同經營。

建材來源

「葉連成」商號坐擁盡享航運之便的鹽水港,透過船運將糖銷運大陸,再將內陸產製的絲綢布料運回販售。返航時,為求一帆風順,除了質輕的絲綢,通常兼運福杉、磚瓦、石條等物以做為「壓船底」,這些「壓艙貨」後來就成了葉家興建大厝的最佳建材。福杉經歷過海水泡過,使蛀蟲不會蛀蝕木頭,但是其他建材的部分經歷150年來時間的流逝及天災的摧毀,經過多次的修復,才得以有目前的樣貌。